吸附增强耦合置换脱氧的生物质化学链制氢实验研究
编号:88 稿件编号:172 访问权限:仅限参会人 更新:2023-03-22 16:41:22 浏览:439次 口头报告

报告开始:2021年08月10日 02:45 (Asia/Shanghai)

报告时间:15min

所在会议:[P] 大会报告 » [2] 分会场一:反应器设计及系统优化

暂无文件

摘要
针对生物质化学链气化技术氢气品质差、水蒸气转化率低的问题,本文提出吸附增强耦合置换脱氧协同强化生物质化学链制氢新方法。制氢阶段,脱氧脱碳剂一方面提供电子(Fe0-3e-↔Fe3+),参与水分子的活化与解离,完成电子与吸附氧的置换与水蒸气裂解制氢;另一方面作为CO2吸附剂(CaO+CO2↔CaCO3),实现气化过程CO2的原位脱除,提高氢气品质。制备了不同钙铁比的丁胞结构脱氧脱碳剂(Fe/CaO),并开展脱氧脱碳剂生物质化学链制氢性能研究。研究结果表明,与常规气化相比,脱氧脱碳剂作用下氢气产率达7.89 mmol·g-1·生物质,提高了311%,CO2浓度降低了75%。Raman结果表明调制出了低石墨化程度的生物炭(CaO/Fe= 1.5,ID/IG= 2.71),有利于脱氧脱碳剂在低温下再生。XRD精修和EPR测试结果验证了脱氧脱碳剂及氧空位的演化规律(CaO+ Fe→ CaCO3+ Ca2Fe2O5/Fe3O4→ CaO+ Fe),揭示了吸附增强-置换脱氧式生物质化学链制氢的可行性,为高品质绿氢制备提供了新思路。
关键字
吸附增强;置换脱氧;化学链;生物质制氢;脱氧脱碳剂
报告人
王婷巍
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

稿件作者
王婷巍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
刘磊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
孙朝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
孙志强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
发表评论
验证码 看不清楚,更换一张
全部评论

联系我们

会议联系人

李志山(昆明理工大学):15288138804,563167750@qq.com

李丹阳(昆明理工大学):18708731314,707324485@qq.com

孙佳妮(会议服务):15201086188,scarlett@aconf.org

 

大会秘书长

祝   星(昆明理工大学):13987129614,zhuxing2010@hotmail.com

李孔斋(昆明理工大学): 13648857565,kongzhai.li@aliyun.com

 

登录 创建账号 注册缴费 提交论文